来源:《中国青年报》
俗话说“远亲不如近邻”。然而现在,很多人感觉当今社会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。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,对450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40.6%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,其中12.7%的人“根本不认识”自己的邻居。
进一步分析发现,租房住的人群中不熟悉邻居的比例为58.0%,高于住自家的房子(39.5%)和住宿舍(23.9%);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为45.1%,高于县镇(29.0%)和农村(11.8%)。
34.8%受访者跟邻居“没有相处活动”
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处科长李有宝在学校家属楼住了3年多,尽管小区里多是同一所学校的老师,但他也认不全。邻居见面也就打个招呼,“一般都是家里漏水了或者要装修了,才会去找楼下的邻居,看看什么情况。”
他很怀念小时候在山东临沂住的日子,一群小孩儿在胡同里跑着玩,邻居谁家饭做好了,就去谁家吃饭。家长不在家,孩子也会托付给邻居。夫妻吵架了,经常有邻居主动过来劝架、调解。可如今的邻里关系,已经找不到这些影子。
人们通过哪些渠道认识邻居?调查显示,73.0%的人首选“见面打招呼”,其次是“散步、带孩子玩”(34.8%),排在第三位的是“社区活动”(11.4%)。其他渠道还有:业委会(3.9%)、维权(3.6%)、网络(3.0%)。
人们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?调查中,74.1%的人选择“见面打招呼”,32.4%的人“知道邻居的名字”,16.9%的人“有邻居的电话号码”。其他相处活动还包括:互相串门(14.6%)、生活上互相照应(14.3%)、一起参加社区活动(6.7%)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34.8%的人表示跟邻居“没有相处活动”。
从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、到1958年前后的单位社区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商品房,随着居住条件的三次大改变,邻里关系也在随之变化。
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讲师黄荣贵认为,不同的社会群体的邻里社会具有不同的特征。公房、售后公房等地的邻里关系还带有传统的色彩,邻居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多,居民与居委会等传统邻里组织的关系联系也较为密切。在新商品房社区,邻里关系相对生疏,也出现了新的形式,比如虚拟化的邻里关系。
调查中,80.9%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,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。
民意中国网一位网友说,对门的邻居家经常换租客,自己感觉很不安全,虽然有时租客会来问个事,但总体上交往很少。他基本上都是和社区里的老邻居来往,因为大家知根知底。
当下邻里关系变冷漠的原因是什么?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:人们对陌生人的戒备心理增强(52.0%);居住环境改变,邻居难得见面(43.0%);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了(41.6%)。
其他原因还包括:人们更看重物质,无暇顾及邻里情感(38.7%);工作压力大,无暇顾及邻居(36.9%);现代人流动性加快,房子经常换人(35.1%);社区活动少(26.5%);物业等服务机构兴起,邻里互助需求减弱(18.9%)等。
如果生活上遇到困难,仅18.5%的人会首先向邻居求助
调查发现,如果生活上遇到困难,仅18.5%的人会首先向邻居求助,41.8%的人坦言“不会”,39.6%的人“视情况而定”。
应该如何增进邻里关系?57.8%的人建议“社区多举办活动”;56.5%的人建议“邻里之间相互尊重,不要打探别人隐私”;48.6%的人认为“人们积极参与业委会等小区公共事务”;45.5%的人认为“娱乐或干家务时,不要影响邻居生活”;27.5%的人认为可“充分利用社区网站组织活动”。
南开大学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主任、社会学系教授唐忠新认为,人口老龄化、家庭功能弱化客观上需要邻里互助,邻里具有区位相近的自然优势。改革开放以来,由于住房商品化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,邻里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,为构建新型邻里关系提供了内在动力与客观需求。人们既需要发展熟人基础上的睦邻关系,更需要倡导陌生人之间的“邻里自觉”,建立“互信互助不互扰”的新型邻里关系。
黄荣贵认为,增进青年之间的邻里关系,需要从青年自身需求出发,提供便利的交流条件和平台可能是重要的一环。在很多小区,QQ群、MSN群、社区论坛等平台的出现,可以让年轻人较少受时空限制,很方便地满足交往需求。于是,“新邻里关系”应运而生。互联网在建立邻里联系方面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目前,在一些年轻人比较多的社区,人们通过社区网站、论坛交流时间超过了面对面交流。调查中33.4%的人觉得这种新型邻里关系会成为主流;32.1%的人表示“不会”,还有34.5%的人表示“不好说”。